干誉舍人将赴召前一日录示左丞公昔年见寄佳什輙用韵奉送 其一

不用移文托北山,须公一出济时艰。 飞凫自欲朝天阙,老骥终思入帝闲。 直使奸谀俱落胆,要令凋瘵变驩颜。 中兴事业须耆杰,炯炯何妨两鬓斑。

译文:

这首诗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下面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用不着像孔稚珪写《北山移文》那样去讥讽隐士出山,如今正需要您出山去拯救当下的艰难时局。 您就像那能飞的野鸭一样,本就一心想要前往朝廷,施展自己的才能;又如同老骥伏枥,始终渴望能进入天子的马厩,为国效力。 您此去定能让那些奸佞谀媚之徒闻风丧胆,还能让那些因苦难而困苦不堪的百姓脸上重新露出欢快的笑容。 国家的中兴大业正需要像您这样的杰出贤能之士,哪怕您两鬓已经斑白,目光炯炯的您依旧可以有所作为。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