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宿报恩寺次韵

竹枝桐叶满秋霜,愁倚栏干望草堂。 过涧歇时芳草渡,遶池游处芰荷香。 应思佳客伤情远,欲诉衷情促拍忙。 好是山亭宴僚友,夜深红烛映天长。

译文:

秋霜铺满了竹林的枝桠和桐树的叶片,我满心忧愁地倚靠在栏杆上,望向那座草堂。 我路过山涧,在那长满芳草的渡口停歇片刻,沿着池塘漫步游玩,处处都弥漫着菱角和荷花的清香。 想来远方的好友此时也会思念我,这离情别绪让人心伤不已。我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倾诉,可时光匆匆,就像那急促的节拍。 遥想在那美丽的山亭里宴请同僚好友,该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夜深了,红红的烛光映照着广袤的天际。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