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池元坚 其一

去国曾闻首扣阍,今聆议论汗浆飜。 忠忱我愧西都向,行谊君贤太学蕃。 壁水门开趋辇路,黄封囊奏乞神幡。 英风义概几成俗,涵养都由圣主恩。

译文:

当初你离开京城时,我曾听闻你头叩宫门,为国家之事勇敢谏言。如今聆听你的一番议论,我内心犹如汗浆翻涌,深感敬佩。 在忠诚热忱方面,我自愧不如西汉时期直言敢谏的向长;而在品行道义上,你比太学里众多贤才还要出众。 你如同进入太学“壁水”之门后,毅然奔赴为君效力之路,还曾用黄封的奏囊上书,请求神幡以祈佑国家。 你的英风义概几乎能成为一种风尚,而这一切良好的风气得以涵养形成,都源于圣主的恩泽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