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孚先兄安贫乐道以书史自娱嘉叹成咏

青山绕屋水侵篱,拙计何妨与世违。 窗有残灯供夜读,瓶无储粟补朝饥。 日长门巷荆枝合,岁暮风霜塞鴈归。 白首重来耆旧尽,余年从此永相依。

译文:

环绕着屋子的是青山,潺潺的流水都快漫到了篱笆。我这笨拙的生计和谋划,就算与这世俗相违背又有何妨呢。 窗户透出来微弱的灯光,正好供我在夜里读书。瓶子里连储存的粮食都没有,没法弥补早晨的饥饿。 白天时间漫长,门巷里的荆棘都相互交织在一起。到了年末,寒霜冷风吹起,塞北的大雁都开始往南方飞了。 等我头发花白再回到这里,当年的老人们都已经不在了。剩下的日子里,我就和这一方山水、这份安贫乐道的生活永远相伴相依吧。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