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嘉诸贤奠谒右丞许公少伊

葱鬰佳城秘,回环宅兆深。 悬崖森翠栢,踊地布黄金。 天下方云扰,斯人竟陆沈。 尘侵徐孺榻,弦断伯牙琴。

译文:

葱茏繁茂的墓地静谧幽深,四周环绕的风水之地显得格外深远。 陡峭的悬崖边,翠绿的柏树如同卫士般排列整齐,地面上像是洒落了一层金色的阳光。 天下正处于动荡不安、纷扰混乱的局面,而许公这样的贤才最终却沉沦埋没于世。 灰尘已经渐渐侵蚀了如同徐孺子所坐的那种待客之榻,就像伯牙断了琴弦,知音已失。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许公少伊的追思与惋惜,诗中通过描绘墓地环境,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展现出许公被埋没的遗憾。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