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 其二

赤子既迫寒且饥,异时严警如边垂。 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 公来随车霈灵雨,织妇耕农闻好语。 爱民戢吏政不苛,兵兴敢避科徭多。

译文:

百姓们既遭受着寒冷,又忍受着饥饿,往日里这里形势严峻,就像边境地区一样充满危机。 很多人被抛弃在沟壑之中,或者死在刀剑之下,而一些人对待他们的生死,就如同秦国人看待越国人的胖瘦一样,毫不关心。 您来了之后,就像及时雨随车降临,织布的妇女和耕种的农民都听到了您带来的好消息。 您爱护百姓,管束官吏,政令不苛刻,即便在战事兴起的时候,也敢于不逃避征收过多的赋税徭役,一心为百姓着想。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