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 其一

老农麦熟还忍饥,蚕妇见丝翻泪垂。 耕田辛苦竟何补,长安游手多轻肥。 良牧忧晴复忧雨,咄咄书空应自语。 皇天于物无偏颇,不须怨嗟梅雨多。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更像是一首古风诗。下面是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老农民们看着成熟的麦子,却仍然得忍受饥饿;养蚕的妇女看着织出的蚕丝,反而伤心地落下泪来。他们辛辛苦苦地耕田种地,最终又有什么用呢?在那繁华的长安城里,有很多游手好闲的人却穿着轻暖的皮衣,过着富足的生活。 那些贤良的地方官员,既担忧天气太晴朗不下雨,又担忧雨水太多成灾,只能无奈地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自言自语地发出感慨。其实啊,老天爷对待世间万物并没有偏袒,所以就不必再去抱怨这梅雨季的雨水太多啦。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