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裴道人

道人今年七十六,问我修行惟绝欲。 密栽涩勒当疏篱,旋辟荒榛结茅屋。 不抄书,不看读,宴坐凝然常瞑目。 夜深频咽玉池泉,晨起随缘饱𫉄粥。 甘脆肥浓腐我肠,巧笑蛾眉真鸩毒。 蛮烟瘴雾隘空虚,谨守药炉谁敢触。 我爱裴君道机熟,过我玄谈已超俗。 三峰顶上少人行,百尺竿头防失足。 世人那识天地根,往来绵绵无断续。 嗟予流转海南村,智者方明祸中福。 君不见庞道蕴,尽将活计沈湘江,自织笟篱供口腹。 又不见成都市上严君平,终日垂帘唯卖卜。 王侯蝼螘同丘墟,学道从来贵幽独。 蚌生珠,石含玉,看我丹成跨鸿鹄。 马蹄去去稳着鞭,关山路永多坑谷。

译文:

裴道人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他来问我修行之法,而他自己认为修行关键在于断绝欲望。 他在住处密密地栽种上簕竹当作稀疏的篱笆,又刚刚开辟了荒地上的杂草,盖起了一座茅屋。 他既不抄写书籍,也不看书阅读,常常安静地坐着,凝神不动,双眼紧闭。 深夜的时候,他频频吞咽口中的津液,早晨起来就随缘分吃点芋头粥饱腹。 那些甘甜、松脆、肥美的食物只会腐蚀我的肠胃,美人的娇笑和眉眼其实就像毒药一样。 这里的南方山林间弥漫着瘴气,弥漫在整个空间里,他谨慎地守着药炉,不让人轻易触碰。 我喜爱裴君修行的功夫已经十分纯熟,他来拜访我,和我玄奥的交谈已超脱了世俗。 三峰山顶很少有人行走,即便修行到了很高的境界,也得防备着失足。 世上的人哪里能认识到天地的根本呢,这其中的道理就像连绵不断的水流一样。 可叹我辗转流落到了海南的村庄,聪明的人才能明白灾祸中隐藏着福气。 你没看到庞道蕴吗?他把所有的家当都沉入了湘江,自己编织竹篮来维持生计。 你又没看到成都市上的严君平吗?他整天垂着帘子,只靠占卜为生。 王侯将相最终都会像蝼蚁一样化为废墟,学道向来就贵在清幽、独处。 就像蚌里能生出珍珠,石头里能蕴含美玉一样,等我丹药炼成,就能骑着鸿鹄飞升。 你这一去就像马蹄前行,要稳稳地握紧马鞭,因为那关山路途遥远,还有很多坑谷险阻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