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伯恭题

向公天下士,慷慨有祖风。 亦复对行殿,密议禆天聪。 君臣意气合,每进尝从容。 飘飘青云志,顾肯贪天功。 荣涂拂衣归,安坐芗林中。 作堂榜企疏,进退聊比踪。 父老非故乡,何必囊金空。 俗轨竞奔驰,世路方尚同。 善为子孙谋,但务田园丰。 伟哉此二子,遐举希冥鸿。 富贵如浮云,声名压岱嵩。 千载继者谁,我友向伯恭。

译文:

向公是天下间杰出的人物,为人慷慨豪迈,有着祖辈的遗风。 他也曾在宫殿之上,与君主秘密商议国事,为皇帝出谋划策,让皇帝能更圣明地处理政务。 君主和臣子之间意气相投,每次进言的时候,向公都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有着高远的志向,就像要在青云间翱翔,哪里会贪恋那属于天子的功劳。 在仕途荣耀之时,他毅然拂袖而归,安稳地坐在散发着香气的树林之中。 他建造了一座堂室,取名为“企疏”,这表明他无论是进身官场还是退隐山林,都要与古代的贤士相媲美。 这里的父老乡亲并非他故乡的人,他又何必把口袋里的钱财都散尽呢? 世俗之人都在名利场上竞相奔走追逐,这世间的风气正崇尚随波逐流。 很多人善于为子孙后代谋划,只追求自家田园的富足。 但向公和他的先辈这两位贤士真是伟大啊,他们的行为高远超凡,就像那在高空飞翔、难以捕捉的鸿雁。 他们把富贵看得如同浮云一般淡薄,而他们的声名却能压倒泰山和嵩山。 千年以来,谁能继承他们的风范呢?那就是我的好友向伯恭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