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久旱徧祷莫应稚山少卿将赴行朝一夕大雨遐迩沾足因成喜雨诗送行

老火擅炎夏,枯旱气欲然。 伤心早晚禾,注目高下田。 民穷舍耒耜,群起操戈鋋。 小偷何足道,所忧在四边。 夜来沧江雨,朝望水接天。 欢声达四境,渥泽遍大千。 清风亦徐来,扇簟皆可捐。 有怀林壑幽,僧窗思昼眠。 流浪生死海,一往六十年。 何以报主恩,粗了江西缘。 羡子朝上国,扬帆若登仙。 江山亦世情,雨后清且妍。 怅别南浦亭,杯行莫流连。 去去闻好音,一岁定九迁。

译文:

在炎炎夏日,酷热的暑气肆意横行,大地干旱得仿佛要燃烧起来。 看到那早晚种植的禾苗,让人满心哀伤;放眼高低错落的田地,人们的目光中满是忧虑。百姓们因为穷困,纷纷舍弃了手中的农具,成群结队地拿起了武器。那些小毛贼倒不足为惧,让人忧虑的是边境的安危啊。 就在昨夜,沧江一带降下了甘霖,到了清晨,远远望去,水面与天际相接。四境之内都传来了百姓欢快的声音,这充沛的雨水滋润了整个世界。 凉爽的清风也缓缓地吹了过来,扇子和竹席都可以扔到一边了。我心中向往着山林沟壑的幽静,想着能在僧人的窗前美美地睡个午觉。 我在生死的苦海中漂泊,一转眼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我该如何报答君主的恩情呢?只能粗略地了结在江西的这些事。 我真羡慕你要前往京城,扬帆起航,如同升仙一般自在。江山也好像懂得人情世故,雨后显得格外清新、美丽。 在南浦亭与你怅然分别,喝酒的时候就别再留恋徘徊了。你一路前行,我盼望着早日听到你的好消息,相信你在一年内定会多次升迁。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