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宇知府给事宠和子贱与仆域字韵诗格力超绝輙复次韵

中原困干戈,衣冠沦异域。 忠臣愤切骨,义士血空滴。 平生忧国心,岂以死生易。 年来返田庐,门巷无辙迹。 老骥万里心,垂耳卧空枥。 素交今几人,十载劳梦役。 宣城拥朱轓,潘子缚禅寂。 屹然障颓波,我亦心匪石。

译文:

在中原大地,百姓深受战争的折磨,那连绵不断的干戈让这片土地满目疮痍。原本衣冠楚楚的文明之民,也陷入了异国他乡的苦难之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尊严。 那些忠诚的臣子,心中满是愤怒,这种愤怒深入骨髓,他们为国家的命运痛心疾首。而那些正义的勇士,虽满腔热血,却只能徒然地让鲜血白白流淌,无法改变当下的困境。 我这一生,怀着深深的忧国之心,这份心意,又怎会因为生死而改变呢?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我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忧始终如一。 近年来,我回到了乡间的田舍,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家门口的小巷里,再也看不到车马往来的痕迹,显得格外冷清。但我就像一匹老去的骏马,心中依旧怀揣着驰骋万里的志向,即便如今只能垂着耳朵,卧在空荡荡的马槽边。 曾经的那些挚友,如今还剩下几人呢?十年来,他们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让我牵挂不已。 如今,你在宣城,乘坐着华丽的朱轓车,就像当年的潘岳一样,在这尘世中坚守着自己的志向,超脱于禅意的寂静之外。你坚定地站立着,如同坚固的屏障,阻挡着那汹涌的颓败之波。而我,也有着坚定不移的心志,不会被这乱世轻易动摇。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