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裕同游东山佳什东坡所谓爱此小天竺即其地也

东坡谪蛮荒,梦想两天竺。 哦诗寄东山,妙响振林麓。 作祠卫公旁,一杯奠椒浆。 相望柳柳州,追配韩潮阳。 怀人空陨涕,亭榭今荒墟。 溪山不改色,松声契真如。 嗟余麋鹿姿,惯逐渔樵伴。 平生铁石肠,那复置冰炭。 寻山得佳侣,聊遂幽人意。 登临有遐瞩,俯仰观此世。 君为丞相孙,仕作渊明清。 一枰可消忧,五字堪析酲。 人生各有役,诗棋岂妨道。 闭户朝黄庭,习气终一扫。

译文:

苏轼被贬谪到那荒凉偏远的地方,心里一直想念着杭州的天竺山。 他作诗寄托给东山,那美妙的诗句声响震动了山林。 人们在卫国公的祠堂旁为他建了祠庙,用一杯椒浆酒来祭奠他。 他与柳宗元遥遥相望,可与韩愈相媲美。 怀念起这些人我徒然地落下眼泪,如今那亭台楼阁都已成了荒墟。 溪流和山峦依旧没有改变颜色,松涛声仿佛契合着真如之理。 可叹我有着麋鹿般自由闲散的身姿,习惯了追随渔翁樵夫为伴。 我这一生有铁石般的心肠,哪里还会在意那些是非冷暖。 寻觅山峦时得到了好伙伴,姑且满足了我这幽居之人的心意。 登高望远有深远的眺望,低头抬头间观察着这世间。 你是丞相的子孙,为官时有着渊深清明的品行。 下一盘棋可以消除忧愁,作一首五言诗能够解醒。 人生各自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吟诗下棋哪里会妨碍求道呢。 若是能闭门修炼道家经典《黄庭经》,那些世俗的习气最终会被一扫而光。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