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舍以笔墨更相遗有诗见邀同作

将军白首玄池阴,手持毛锥如绿沉。 千人独扫杜陵老,百犗欲连东海任。 中山豪族一当百,即墨坚垒高临深。 孙郎精骑固无匹,长卿偏师那可侵。 久知良工须利器,岂但善贾缘多金。 故追老兔尽三窟,已倒霜松逾十寻。 于莵犹存凤阁卧,黄庭不博鹅池临。 清观越石已成冢,始信管城真尽心。 客卿摩顶利天下,修竹欲汗南山林。 儒生意广亦自苦,但有遗迹藏来今。 两公笔阵略相抗,往往钺并张旗参。 铺扬功伐借二物,寸木可使齐高岑。 嗟余绝学久焚弃,嘿守三一朝飞森。

译文:

这是一首用典丰富且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关于笔墨的诗,以下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 将军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还在墨池之畔,手中握着毛笔,那毛笔仿佛绿沉枪一般。就像当年杜甫凭借一支笔独步文坛,千人之中他的文才无人能及;又好似东海任公子用粗大的钓绳和巨大的鱼钩,要钓起大鱼一样,有着非凡的气势。 中山产的毛笔如同英勇的豪族将士,以一当百;它又像即墨城坚固的壁垒,居高临下,坚不可摧。孙郎那精锐的骑兵天下无敌,而司马相如带领的偏师也难以侵犯。 我们早就知道技艺高超的工匠需要锋利的工具,这就如同善于经商的人要凭借雄厚的资金。所以人们追逐着像狡兔般的灵感,将其逼入绝境;又像砍伐霜松一样,挥洒笔墨,写出超过十寻的文章。 虞世南还在凤阁安卧,王羲之不用《黄庭经》去换鹅群来观摩书法。刘琨已化作一抔黄土,此时才相信毛笔这“管城子”真是尽心竭力地为文人服务。 笔客们就像墨子一样摩顶放踵,一心为天下谋利,用掉的竹子多得能让南山的竹林为之汗颜。儒生们志向远大却也自讨苦吃,只留下这些笔墨遗迹流传至今。 两位友人的笔墨阵势旗鼓相当,常常像同时张开的战旗和挥舞的斧钺。借助笔墨这两样东西来铺陈功绩,哪怕是一寸小木头也能让它与高山平齐。 可叹我早已将学业荒废,长久以来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如今也想有所突破,让自己的文思如森林般蓬勃生长。
关于作者
宋代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