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冠盖区,九轨三广陌。 不知乌帽底,谁独适吾适。 定无羊求子,相与数晨夕。 莫言三径微,永杜声利隙。 流风有仍孙,心不受形役。 朱门见蓬户,华榜标世绩。 二仲倘可睎,忘年赖谦益。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其六
译文:
在繁华的京都长安,达官贵人们居住的区域里,宽敞的街道纵横交错,有九条车道那么宽阔。
可谁又能知道,在那乌纱帽的底下,究竟是谁能真正顺应自己内心的意愿、活得自在惬意呢?
这里肯定没有像羊仲、求仲那样不慕名利、与我志趣相投的人,能和我一起朝夕相伴、谈天说地。
不要说这隐居的“三径”已经荒芜冷落了,我要永远杜绝那追名逐利的门路。
陶渊明这样有高洁风尚的人还有后人,他们的心不会被形体所驱使、所奴役。
在朱红色大门的权贵之家旁边,有简陋的蓬门小屋,那华美的匾额上标榜着世间的功绩。
要是能像求仲、羊仲那样的隐者就好了,如果真能如此,我就仰赖像谦益这样不拘年龄的忘年之交来互相砥砺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