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君明謩和刘氏园居诗再用前韵作因以叙出处之意

靖节直有道,高怀俯黄园。 翘足北窗下,超然诣羲轩。 早悟俗中恶,归老三家村。 清诗有遗味,谁知本无言。 回观一世间,不辨艾与荪。 青黄饰断木,冠裳裹王孙。 当时甚寒饿,声利终莫浑。 公今二千石,此事安足论。 入当陪隽贤,峨冠宣与温。 出当仗汉节,登车金马门。 岂为尚平子,但毕儿女昏。 我今乃穷士,壮图无一存。 摧颓风埃下,坐见岁月奔。 归欤乃其分,卜胜如浮墩。 他年有余食,会见脱世纷。 过我五湖上,一区同子云。

译文:

这首诗整体围绕着对陶渊明的追慕、对世间乱象的感慨以及不同人生境遇和追求展开,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靖节先生陶渊明实在是有道之人,他高尚的情怀俯瞰着整个尘世(黄园可能借指世俗之地)。 他惬意地在北窗之下悠然自得,超脱于尘世,直追伏羲、轩辕那样的远古圣境。 他早早地就悟到了世俗中的丑恶,于是归隐到老于这偏僻的小村落。 他留下的清新诗篇韵味悠长,可谁又知道这其实是他本于自然、无需多言的心境体现。 回头再看看这世间,人们连艾草和荪草(常分别象征丑恶与美好)都分辨不清。 用彩色装饰着断木(可能暗指装点无用之物),衣冠楚楚地包裹着那些徒有其表的公子王孙。 当时陶渊明生活非常贫寒饥饿,但他始终没有被名利所迷惑。 如今您身为郡守(二千石汉代指郡守俸禄,这里借指官职),这些事又哪里值得一提。 入朝为官您应当能与贤才俊彦相伴,像魏晋时期的王导(字茂弘,谥文献公,世称“王丞相”“王文献”,常峨冠博带,是东晋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名士,指挥了淝水之战,以儒雅风流著称)一样位高权重、声名远扬。 出仕为官您应当能持着汉朝使节那样的信物(这里象征重要使命),从金马门登车去担当大任。 您难道会像尚平子(东汉隐士尚长,字子平,为子女婚嫁完毕后便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一样,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儿女的婚嫁之事。 而我如今是个穷困潦倒的人,年轻时的壮志豪情早已消失殆尽。 在尘世的风风雨雨中日渐颓废,只能眼睁睁看着岁月匆匆流逝。 归隐本就是我的命运归宿,我打算选择像浮墩那样风景优美的地方居住。 等到有朝一日我衣食无忧,就能够摆脱这世间的纷纷扰扰。 到那时您路过我在五湖边上的居所,我们能像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思想家,在成都有一区住宅,专心著述)一样一起谈天论道。
关于作者
宋代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