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寺

竺法暨华土,出传骨与书。 金仙屹不动,坐使四海趋。 山川第一胜,尽为佛者居。 葱葱灊之谷,蛟鸾互盘纡。 一为飞锡先,方士回云车。 顾盼榛楚地,翚簷涌层虚。 英灵护泉脉,饮此白足徒。 当年盖国众,莫挽碧眼胡。 传衣到三叶,此地滋焦枯。 异气生杰阁,宸奎动天枢。 神龙尽倾向,宝此明月珠。 三圣陟帝所,云章久宁渝。 余沾及婆塞,岁复六七夫。 堂中老沙门,古态几皇胥。 定知黄龙窟,不着点额鱼。 门开两山峡,萃然七浮图。 沙步对石麓,溪流清且徐。 危甍隐深樾,间见碧与朱。 朝来雨脚断,云气尚卷舒。 悬知磴道滑,一水不复逾。 州家有造诣,上马及未晡。

译文: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华大地,带来了佛骨与经书。那如黄金铸就般庄严的佛像安稳不动,却引得天下之人纷纷前来归附。 天下山川中最为优美的胜地,大多都被修行佛法的人占据。那郁郁葱葱的灊山山谷,地势就像蛟龙和鸾鸟相互盘绕回旋。 自从高僧持锡杖来到这里开创寺院,原本在此的方士也都驾车离去。当初这还是一片长满榛莽的荒僻之地,转眼间华丽的屋檐在高空耸起。 英灵之气守护着这里的泉脉,那些修行的僧人饮用着这泉水。当年众多人想要挽留那位碧眼的胡僧,却未能如愿。 传法到第三代的时候,此地也遭遇了衰败。然而后来神奇的气息催生了杰出的楼阁,皇帝的御笔题词如星辰般闪耀。 神龙都纷纷朝着这里,像珍视明月珠一样守护着此地。三位高僧升入了天帝的居所,皇帝的御笔墨宝长久以来未曾改变。 我也有幸作为在家修行的居士,每年还有六七人一同到此。 佛堂中有位年老的僧人,那古朴的神态仿佛来自远古。我料想这如同黄龙窟般的圣地,不会让没有本领的“点额鱼”进入。 寺庙的门正对着两山的峡谷,那里矗立着七座佛塔。沙滩与石麓相对,溪水流得清澈又舒缓。 高翘的屋脊隐没在幽深的树荫里,偶尔能看见红墙绿瓦。早晨雨停了,但山间的云气还在卷动舒展。 我猜想那登山的石道一定很滑,一条溪水也难以跨越。州里的官员来此拜访,得赶在傍晚之前上马回去呢。
关于作者
宋代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