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禅师真赞

八万四千,大悲宝目。 问此多目,孰为正观。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 问此真目,毕竟安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 有法无眼,有眼无法。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 悲观慈观,等大圆镜。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 山河大地,一切消陨。

译文:

八万四千只,那是大慈大悲的宝目啊。 要问这众多的眼睛,哪一只才是真正能洞察真谛的正观之眼呢? 唯有阿那律尊者,虽然双目失明却能以非凡的能力观见。 要问这真正的灵目,它究竟在哪里呢? 所谓的“法眼”,其实也如同金屑一样,虽是珍贵之物,但也会成为修行者眼中的障碍。 有的人拘泥于佛法的条文,却缺乏洞察佛法真谛的灵目;有的人似乎有洞察之眼,却又不遵循佛法的规矩。 我恭敬地向导师行礼,在导师这里,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归于寂静。 以悲悯之心看待世间苦难,以慈悲之眼观照众生,就如同大圆镜一样,平等地映照万物。 导师安然地坐在方床上,一切就如同梦中之事一般虚幻。 山河大地,在这如梦的境界中,一切都消失陨落了。
关于作者
宋代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