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四

迷时境上千般有,悟去心中一物无。 若会笑声还似哭,方知生与死同途。

译文:

当一个人处于迷茫、困惑状态的时候,眼中所看到的外在世界仿佛有着千般的事物、千般的存在,这些东西会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内心也会被各种欲望和杂念所填满。 而当一个人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获得了智慧和觉悟之后,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澄澈空明,好像心里什么都没有了。不再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迷惑,不再执着于那些虚幻的东西。 如果能够真正明白有时候欢笑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如同哭泣一般的悲哀,也就是能够看透事物表面的欢乐与悲伤并非那么绝对。那么,才能够真正懂得生与死其实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不同阶段。生和死看似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但本质上都是生命流转的一部分,没有绝对的界限和区别。
关于作者
宋代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