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温作驱疮诗伯初与顾景蕃皆属和蕃以谓不当止酒初以谓宜炼元气予亦戏次其韵

小儿私化权,令行错穷冬。 淫疡薄皴肤,欲战垒块胸。 道人寖不平,怒髪忽上冲。 馋夫犹收痂,义士唯吮痈。 快无仙爪爬,滥有苦剂攻。 坐令费讥诃,沾汗文字中。 虎头笔有神,众妖避其锋。 似闻以意医,请用三杯通。 阿兄言更深,细述葆炼功。 二说俱可人,而子将何从。 酒醇傥消忧,气厚定保躬。 自然四体胖,那复百病凶。 吾闻柳州语,祸物人犹虫。 旻苍厌呻呼,疴痒应汝容。 疾去会有时,未为吾道穷。 汝自多识者,吾言犹匆匆。

译文:

这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就好像小孩子私下窃取了权力,错误地在这深冬时节发布命令。那些恶疮蔓延到干裂的皮肤之上,像是要在我胸中垒起战阵。 修道之人心中渐渐不平,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那些嘴馋的人还想着去舔食疮痂,所谓的“义士”却只知道去吮吸痈疽。可惜没有仙人的爪子来抓挠止痒,只能大量地用苦药来攻治。结果因为这病症,还惹来了不少的讥讽和指责,连写文字时都不禁汗流浃背。 顾景蕃笔下如有神助,他的诗就像利剑,让众多病魔妖邪都避其锋芒。好像听说他主张以意医病,还建议用几杯酒来疏通。 伯初的话则更有深意,他详细地讲述了保养元气、修炼身心的功法。这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那你又该听从哪一种呢? 醇厚的酒或许能够消解忧愁,充足的元气必定可以保全身体。自然就能让身体康健、容光焕发,又怎么会再受各种疾病的侵扰呢? 我曾听闻柳宗元说过,能带来灾祸的事物就如同害人的虫子。上天也厌恶人们的呻吟呼喊,你的病痛应该会得到上天的怜悯。疾病消除总会有时间,这还不算我们所坚持之道的困境。 你本就是见多识广的人,我的话也许说得有些仓促。
关于作者
宋代张扩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工诗,词采清丽。崇宁中(公元一一o四年左右)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工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充馆职。南渡后,历中书舍人。为著作郎时,秦桧赏其诗,迁擢左史,再迁而掌外制。所交如曾糙、朱翌、吕本中辈,皆一代大家。扩著有东窗集四十卷,诗十卷,《宋史艺文志》传於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