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诗

蜀客更名缘好尚,汉臣书姓为同官。 孟公自合名惊座,子夏尤宜便小冠。 益号文章缘两李,翃书制诰有诸韩。 二元各自分南北,付与时人子细看。

译文:

这首诗涉及不少人名和典故,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蜀地的客人更改名字是出于个人的喜好与崇尚,汉朝的大臣书写姓氏是因为与他人同任官职的缘故。 陈孟公自然应该以“惊座”之名闻名,卜子夏尤其适合戴上那轻便的小冠。 “文章”这样的称号加诸两位姓李的人身上,韩翃撰写制诰文章更是在韩氏家族里相当出名。 两位姓元的人各自在南方和北方有着不同的作为和名声,就把这些情况交给现在的人们仔细去分辨品评吧。 注:诗中“孟公”一般指西汉陈遵,字孟公,他嗜酒好客,有“惊座”之誉;“子夏”是孔子弟子卜商的字;“两李”“诸韩”“二元”在诗中未明确所指具体人物,推测可能是当时文学史上有名的同姓名者。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字履道,阳曲 (今属山西) 人。元符三年 (1100) 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承旨、检校太保、大名府尹。靖康初,贬象州。绍兴初,复左中大夫。曾师事苏轼及晁以道,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其室曰初寮。作词刻意锤炼,有《初寮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