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秦夷行观老杜画像韵

寒拆天吴图,饥籴太官粟。 拾遗官在朝,何异老林麓。 英风想廉蔺,妙手传顾陆。 蒙茸头倾冠,𫘟騀镫脱足。 熊儿与阿叚,左右相扶逐。 生平经纶具,怅望青蒲伏。 穷涂付曲蘖,放意谢羁束。 草堂幸无事,尹骑时见辱。 清吟动霄堮,逸艶惊鱼目。 顾兹神明意,岂易丹青卜。 当时腰长镵,憔悴十指秃。 声名乾坤破,生事岁月促。 但闻列仙癯,岂见肉食墨。 企予攀逸驾,短步羞匍匐。 不能师广袖,乃尔好奇服。 嗜诗得隽永,徐味自当肉。 不知褒公贵,顾谓何郎俗。 穷通等梦幻,思虑自枨触。 苦吟秪效尤,呼醆进蚁绿。

译文:

### 第一段 寒冷的时节仿佛把天吴图都撕裂了,饥饿时只能去买太官的粮食。杜甫担任拾遗官职身处朝廷,却和隐居山林的老人没什么两样。 “寒拆天吴图”描绘出一种极端寒冷的情境,天吴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天吴图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寒冷中被破坏。“饥籴太官粟”说明杜甫生活困苦,要靠购买官府的粮食度日。“拾遗”是杜甫曾担任的官职,但他在朝廷并未得到重用,如同在山林中无人问津的老者。 ### 第二段 杜甫的英风豪气能让人联想到廉颇和蔺相如,他的才华就像顾恺之和陆探微妙手所绘的画作一样出众。他头发蓬松,帽子都有些倾斜,骑马时脚步不稳,镫子都快脱离了脚。 “英风想廉蔺”将杜甫的气概与战国时期的廉颇、蔺相如相提并论,突出他的气节和精神。“妙手传顾陆”用东晋画家顾恺之和南朝宋画家陆探微来比喻杜甫的艺术才华。“蒙茸头倾冠,𫘟騀镫脱足”生动地描绘出杜甫的落魄形象。 ### 第三段 他的儿子熊儿和阿叚,在左右搀扶着他、跟着他。他一生有着经天纬地的才能,却只能惆怅地望着朝堂上的青蒲,无法施展抱负。 “熊儿与阿叚”是杜甫的儿子,他们陪伴着父亲。“生平经纶具”强调杜甫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怅望青蒲伏”中“青蒲”是皇宫中皇帝听政的地方,杜甫只能怅然远望,无法靠近施展自己的才能。 ### 第四段 在穷困潦倒之时,他只能借酒消愁,放纵心意,摆脱世俗的束缚。幸好草堂还算安宁,只是偶尔会受到严武的侮辱。 “穷涂付曲蘖”意思是在困境中只能用酒来麻醉自己,“曲蘖”指酒。“放意谢羁束”表示他想要摆脱世俗的约束,自由自在。“草堂幸无事,尹骑时见辱”中“草堂”是杜甫居住的地方,“尹骑”指严武的骑兵,严武曾对杜甫有过无礼的行为。 ### 第五段 他清新的吟咏能震动云霄,他超逸艳丽的诗作能让鱼目般的庸作相形见绌。他的神明之意,岂是一幅丹青画所能展现的。 “清吟动霄堮”说明杜甫的诗歌有震撼云霄的力量,“逸艶惊鱼目”将杜甫的佳作与平庸之作对比,突出其诗歌的优秀。“顾兹神明意,岂易丹青卜”强调杜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境界很难通过绘画来表现。 ### 第六段 当时他腰上别着长镵,手指因劳作而变得憔悴光秃。他的声名让乾坤都为之震撼,可生活却被岁月催迫得十分窘迫。 “当时腰长镵,憔悴十指秃”描绘出杜甫生活的艰辛,靠劳动谋生。“声名乾坤破”说明杜甫的名气很大,“生事岁月促”则体现出他生活艰难,岁月过得很快,却一事无成。 ### 第七段 只听说有清瘦的仙人,哪里见过贪婪的肉食者。我踮起脚想要追赶他那超逸的步伐,可短浅的脚步却羞于像匍匐前行一样难以跟上。 “但闻列仙癯,岂见肉食墨”将超凡脱俗的仙人与贪婪的官员对比,表达对杜甫高洁品质的赞赏。“企予攀逸驾,短步羞匍匐”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和自愧不如的心情。 ### 第八段 我不能效仿那些长袖善舞的人,却如此喜爱杜甫奇特的风格。我喜爱他的诗歌,从中获得了隽永的滋味,那余味就像吃肉一样让人满足。 “不能师广袖,乃尔好奇服”中“广袖”可能象征着那些善于迎合世俗的人,诗人表示自己做不到,而钟情于杜甫独特的风格。“嗜诗得隽永,徐味自当肉”说明诗人从杜甫的诗歌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 第九段 我不看重褒公那样的显贵,反而觉得何郎那样的人很俗气。穷困与显达都如同梦幻一般,种种思虑只会让人内心痛苦。苦苦吟诗只是效仿他罢了,还是拿起酒杯,喝下这绿色的美酒。 “不知褒公贵,顾谓何郎俗”表明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认为像褒公那样的显贵不值得羡慕,而何郎那样的人很俗气。“穷通等梦幻,思虑自枨触”说明诗人认为人生的穷达都是虚幻的,过多思虑只会自寻烦恼。“苦吟秪效尤,呼醆进蚁绿”最后诗人觉得自己苦苦吟诗只是效仿杜甫,不如喝酒消愁。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字履道,阳曲 (今属山西) 人。元符三年 (1100) 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承旨、检校太保、大名府尹。靖康初,贬象州。绍兴初,复左中大夫。曾师事苏轼及晁以道,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其室曰初寮。作词刻意锤炼,有《初寮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