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笔歌

制之精兮汉宫之双管,锋之妙兮赵国之修毫。 自承掌握济群用,觚与椠兮难施劳。 古今罔不达,淑慝将何逃。 深仰玉蟾均砚滴,讵惭金马制书刀。 颉皇观迹虫篆兴,纤端积润八体成。 写图始告姬公瑞,错宝终传路扈名。 上圣惟聪炳帝文,宸章奎画冠生民。 洒翰翠珉垂睿式,珥彤丹地宠儒臣。

译文:

制作精良的呀,是汉宫那样的双管毛笔;笔锋奇妙的呀,是赵国所产的修长毫毛做成的笔头。 自从被人握在手中,便能满足众多用途,书写木简和书板都不费什么功夫。 无论是古往今来的事都能记录表达,善与恶又怎么能逃脱它的书写呢。 深深敬仰像玉蟾一样的砚滴,又怎会因金马门的书刀而感到惭愧。 仓颉观察虫兽的足迹而兴起了虫篆之法,笔尖积墨润纸,各种书体逐渐形成。 书写河图才开始宣告周公时的祥瑞,用错金工艺装饰的笔最终流传下了路扈的名字。 圣上聪慧洞察,精通帝王之文,您的御笔华章超越了普通百姓。 挥洒笔墨刻在翠玉般的石碑上,留下了圣明的范式,让儒臣们得以在宫廷中受宠。
关于作者
宋代夏竦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