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王立之赋归堂

小官五斗米,达官五鼎食。 均有怀禄心,细大各封殖。 疾驱挽不还,此辈车毂击。 王侯生绮纨,雅意在山泽。 颇赋归去来,作堂慰休息。 似闻一尊酒,醉眼分青白。 何时上君堂,酌酒话畴昔。 和君五字句,想望柴桑陌。

译文:

小官职的俸禄微薄,不过是那五斗米;高官显贵则享受着丰盛的五鼎食。他们都怀着贪恋俸禄的心,不管职位高低大小,都在尽力地为自己谋取利益。这些人拼命地追逐名利,像疾驰的马车一样,谁也拉不回来,他们在路上来来往往,车毂相互撞击。 那些出身富贵之家的王侯子弟,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他们高雅的志趣却在那山水林泽之间。他们很欣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还建造了这“赋归堂”来慰藉自己想要归隐的心,让自己有个可以休息放松的地方。 好像听说在这堂中,会摆上一壶美酒,主人喝得微醺,醉眼朦胧中还能分辨世间的是非黑白。 我什么时候能登上您的“赋归堂”呢?到那时,我要与您一起举杯饮酒,畅谈过去的事情。我还想和您一起创作五言诗句,心中满是对陶渊明所居柴桑之地的向往啊。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