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都赋

汉遭阳九运,无复见中兴。 不闻黄屋处,郊野蔽旗旌。 三人已成虎,况阻三国兵。 扬尘日月暗,喋血郊原腥。 作都虽云美,其如九鼎轻。 十年翰墨手,摸写费丹青。 人与骨俱朽,山川空炳霛。 吾怀鲍明远,寂莫赋芜城。

译文:

汉朝遭遇了极为艰难的国运,再也看不到复兴昌盛的景象了。 再也听不到帝王所在之处的消息,郊野之上却布满了军旗。 三个人传言街市上有老虎,人们就信以为真了,何况当时三国之间相互阻隔、兵戈相向呢。 战争扬起的尘土遮蔽了日月,使天空都变得昏暗,在郊野上血腥厮杀,原野都弥漫着血腥之气。 虽然《三都赋》里描绘的都城十分美好,但这又怎能比得上国家社稷的分量呢。 左思花费了十年时间,用笔墨精心创作,耗费心力描绘出都城的样子。 如今那些相关的人早已和尸骨一起腐朽了,只有山川依旧显得灵动而有光彩。 我的心中怀念着鲍明远,他寂寞地写下了《芜城赋》。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