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真图

渊明归去浔阳曲,杖藜蒲鞋巾一幅。 阴阴老树啭黄莺,艶艶东篱粲霜菊。 世纷无尽过眼空,生事不丰随意足。 庙廊之姿老蓬荜,环堵萧条仅容膝。 大儿顽钝懒诗书,小儿娇痴爱梨栗。 老妻日暮荷锄归,欣然一笑共蜗室。 哦诗未遣愁肝肾,醉里呼儿供纸笔。 时时得句辄写之,五言平淡用一律。 田家酒熟夜打门,头上自有漉酒巾。 老农时问桑麻长,提壶挈榼来相亲。 一尊径醉北窗卧,萧然自谓羲皇人。 此公闻道穷亦乐,容貌不枯似丹渥。 儒林纷纷随溷浊,山林高义久寂寞。 假令九原今可作,举公蓝舆也不恶。

译文:

陶渊明回到了浔阳江畔的乡野,他拄着藜杖,穿着蒲鞋,头上裹着一幅头巾。 浓密的老树上,黄莺在婉转啼鸣,艳丽的东篱边,经霜的菊花灿烂地开放。 世间的纷纷扰扰无穷无尽,不过都是过眼云烟,生活虽然不富足,但他能随心自足。 他本有能在朝堂为官的资质,却终老在简陋的茅屋之中,那狭小的屋子十分萧条,仅仅能容下他的膝盖。 大儿子愚笨迟钝,不爱读诗书,小儿子娇憨痴傻,只喜爱吃梨和栗子。 傍晚时分,老妻扛着锄头归来,一家人欣然一笑,共同挤在像蜗牛壳一样狭小的屋子里。 他吟诗也不会让自己愁坏肝肾,喝醉了就呼唤儿子拿来纸笔。 时时有了诗句就写下来,五言诗平淡质朴却自有韵律。 农家的酒酿成了,夜里有人来敲门相邀,他头上戴着漉酒巾就去赴约。 老农时常来询问桑麻的生长情况,提着酒壶带着酒器来和他亲近。 他拿起一杯酒,直接喝醉后就在北窗下躺着,潇洒自在,自认为是上古羲皇时代的人。 这位先生领悟了大道,即便穷困也能快乐,他的容貌并不枯槁,脸色红润如同涂了丹砂。 那些儒林中的人纷纷随波逐流,陷入污浊的世道,山林间高尚的义行已经很久都寂寥无闻了。 假如现在能让死去的人复活,就算用轿子抬着陶渊明,那也不错啊。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