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董彦孚韵兼简之南

大门江南英,诗名重当时。 儿时得其藁,同辈争诵之。 不及拜诸门,常恨生苦迟。 只今诸孙子,籍甚皆能诗。 大篇每投我,孰非黄绢辞。 我诗不成句,落笔为众嗤。 如人食土炭,嗜好终不移。 君何独赏味,与众真异驰。 相望巷南北,不面令我思。 歌声亦若哭,此意谁当知。 阿大一门杰,相为尘外期。 风流竹林会,应许仲容随。

译文:

董家的长辈是江南的杰出人物,在当时诗名远扬。 我小时候就得到了他的诗稿,同辈的人都争着诵读。 可惜我没能到他门下拜见,常常遗憾自己出生得太晚。 如今他的孙子们,声名也十分显赫,个个都擅长作诗。 他们常常给我寄来大作,哪一篇不是绝妙好词。 我自己写诗连句子都写不好,一落笔就遭众人嘲笑。 但我就像有人爱吃土炭一样,对写诗的嗜好始终不变。 您为什么唯独欣赏我的诗,和众人的看法真是大不相同。 咱们两家住得不过一巷之隔,却不能见面,真让我想念。 我吟唱的声音好像哭声一样悲戚,这份心意又有谁能知晓呢。 您是董家一门中的杰出人才,咱们相约超脱尘世之外。 就像当年竹林七贤的风雅聚会,希望您也能允许我这个晚辈追随。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