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子稷

我家大冯君,清诗跨阴何。 尤工婕妤怨,不愧青草歌。 后生游其门,玉石例琢磨。 是中知味少,莫辨白黑鹅。 独闻子孙子,锵然应鸾和。 君尝喜其似,谓可同臼科。 剑池佳山水,清涟映嵯峨。 孙子居山间,新诗日吟哦。 探囊肯投我,有篇未为多。 论文定何时,一醉金叵罗。 更当期皓首,共理钓鱼蓑。

译文:

我有一位像西汉冯衍一样出色的好友,他的清新诗作远超南朝的阴铿和何逊。他尤其擅长创作如班婕妤那般哀怨的诗篇,其才华不逊色于写出《青草湖诗》的谢灵运。 许多后生来拜入他的门下,就像玉石都等待着被精心雕琢。然而能真正领悟他诗作妙处的人太少了,就如同分不清王羲之写的白鹅与黑鹅帖一样,难以辨别其中的真意。 唯独听闻孙子稷你,诗韵锵然,就像鸾鸟和鸣般美妙。你的老师曾很喜欢你,说你可以和他一同钻研学问。 剑池一带有着秀丽的山水,清澈的水波映照出巍峨的山峦。孙子稷你居住在这山间,每日都吟哦着新创作的诗篇。 要是你愿意把诗稿拿出来给我看看,哪怕只有一篇我也觉得珍贵。 真不知何时能和你一起讨论诗文,然后痛快地喝上一场,用金叵罗尽情饮酒。 更希望到我们头发花白的时候,还能一起整理钓鱼的蓑衣,悠然地在江边垂钓。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