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与可画竹

我昔居西园,手植竹数个。 凛然如德友,节行不敢破。 朝吟玩霜枝,夜闻萧瑟清。 风吹一旦忽不见,似觉尘土污人衣。 朅来翠云麓,日唯见山不见竹。 虽云山气日夕佳,尚恐无竹令人俗。 昨得与可画,自归尘壁挂。 门开风动之,如枉故人驾。 对山看画信不恶,何人更觅扬州鹤。

译文:

我从前住在西园的时候,亲手种下了几棵竹子。它们挺拔庄重的样子,就好像是品德高尚的朋友,让我不敢去破坏自己的节操和品行。 早晨,我会吟诵着诗,欣赏那带着霜露的竹枝;夜晚,能听到竹子在风中发出的萧瑟而清幽的声响。可忽然有一天,狂风把竹子吹没了,我就好像觉得周围的尘土都弄脏了自己的衣裳。 后来我来到了翠云麓,每天只能看见山峦,却看不到竹子。虽说山间的云雾在早晚时分十分美好,可我还是担心没有竹子会让人变得俗气。 昨天我得到了文与可画的竹子,回来后就把画挂在了墙上。只要门一打开,风吹动画,就好像是老朋友来访一样。 对着山再看看这幅画,感觉真是不错,还有谁会去想着那些如“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般不切实际的美事呢。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