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谢薖 雨后秋山 雨后秋山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谢薖 宿云散曾阴,秀色还叠障。 如将螺子绿,画作长蛾样。 光浮竹木杪,影落簷楹上。 何人妙盘礴,淡墨写屏嶂。 五弦岂须抚,众响亦清亮。 我病不出游,素壁倚藤杖。 举觞酹郡峰,岁晚一相访。 译文: 夜晚聚集的云气消散了,曾经厚重的阴云也都散开,层层叠叠的山峦又展现出秀丽的景色。那山峦的翠绿之色,就好像是用螺子黛这种颜料描绘出来的美人细长弯曲的眉毛一样。 阳光在竹子和树木的树梢上浮动闪烁,山峦的影子投射在屋檐和柱子之上。不知道是哪位技艺高超的画家,能够用淡淡的墨色将这如屏障般的山峦画在屏风之上。 在这里,哪里还需要弹奏五弦琴呢,周围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已经十分清亮悦耳。我因为生病不能出门去游览这美景,只能拄着藤杖倚靠在白色的墙壁旁。 我举起酒杯祭奠这郡中的山峰,希望在年末的时候能去好好拜访它们。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