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坦夫静寄斋

狙猴在深山,腾踔不少停。 大龟藏神屋,缩首都无营。 冥观静躁异,洞见万物情。 吾闻子王子,总角游帝城。 归来髩犹绿,闭关慕渊明。 曲肱北窗下,风声肃泠泠。 梦觉忽惊起,犹疑车毂鸣。 斋居屏万虑,乃以静寄名。 是中得其趣,君门可长扃。 倘知定能应,子冠定能缨。 镜以静故明,水以静故平。 兹言置座右,可配崔瑗铭。

译文:

猴子生活在深山之中,不停地跳跃翻腾,一刻也不肯停歇。大龟藏在它神秘的龟壳里,缩着脑袋,毫无钻营之心。 我静静地观察,能清楚地看到安静与躁动的巨大差异,也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情状。我听闻有位王坦夫先生,年少时就到京城游历闯荡。归来时两鬓依旧乌黑,从此闭门不出,追慕着陶渊明的闲适生活。 他在北窗之下弯曲手臂当作枕头,静静休憩,耳边风声清冷作响。睡梦中忽然惊醒,还以为是车轮滚动发出的声响。 他在书斋中居住,屏除了世间万种忧虑,于是用“静寄”来为书斋命名。在这安静的氛围中领悟到其中的乐趣,那么通往仕途的大门也可以长久关闭了。 倘若懂得在安定沉静中也能有所回应、有所作为,那么先生你必定能够出仕为官,戴上官帽、系上帽缨。镜子因为平静所以能清晰映照万物,水因为平静所以能保持平整。把这些话放在座位右边当作座右铭,完全可以与崔瑗的《座右铭》相媲美。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