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寄斋观文忠公墨迹

董何呼我颠倒裳,杖藜阶西过王郎。 郎君好事初举觞,平头奴子舁两囊。 开视文书浩抢攘,其间穅秕烦播飏。 忽惊墨妙筵有光,问谁所书曰欧阳。 而我盥水方取将,览之三过神色扬。 反嗟从来见未尝,字体遒媚笔意刚。 公为文章轧子长,立朝义气凛秋霜。 借如春蚓萦行行,亦当珍之十袭藏。 况工字画乃如此,银钩金绳粲茧纸。 公尝临池墨池水,尚言如船逆风使。 后来谁评新丽体,出公一头子苏子。

译文:

董何急切地招呼我,我匆忙得连衣裳都穿颠倒了,拄着藜杖从台阶西边去拜访王郎。 王郎这人喜爱风雅之事,刚开始举杯宴客,就有仆人抬着两个袋子进来。 打开袋子看到里面的文书杂乱繁多,其中有很多无用的东西,需要筛选一番。 忽然,我被一幅精妙的书法吸引,宴席间仿佛都有了光彩,我问这是谁写的,旁人说是欧阳修所书。 我赶忙去打来水洗手,怀着敬意观赏这幅书法,看了好几遍,神情都变得飞扬起来。 我不禁感叹,自己从来没见过如此精妙的书法,字体刚劲中透着妩媚,笔意十分刚健。 欧阳公写文章的才华能与司马迁相媲美,在朝廷上秉持正义,气概凛然如同秋霜。 就算他写的字像春天的蚯蚓弯曲盘绕,那也应该用多层包袱好好珍藏起来。 更何况他的书法如此精妙,笔画如银钩金绳般在洁白的纸上闪耀。 欧阳公曾经苦练书法,临池书写,他自己还说练书法就像船逆风行驶一样艰难。 后来有人评价说苏轼的新丽文体,比欧阳公还要略胜一筹。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