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学士写真图

虬髯少年龙鳯姿,手提一剑平九维。 瀛洲学士十八辈,如雕虎啸清风随。 到今丰姿传粉绘,皎如琪木参琼枝。 秦王功高盖天下,脱略世故容小疵。 数公不语意有在,敬宗流辈宁何知。 倘收王魏文学馆,事如辰嬴当早谏。 美哉贞观犹有恨,洗苏众像一长叹。

译文:

有位长着卷曲胡须的少年,有着龙凤般的姿容与气质,他手提一把宝剑,平定了整个天下。 瀛洲的十八位学士,他们就如同凶猛的雕和怒吼的虎,身旁仿佛有清风吹拂相随,尽显非凡气势。 时至今日,他们的风采通过绘画流传了下来,就像美玉般的树木和琼瑶般的枝条一样皎洁出众。 秦王李世民功劳高过天下所有人,他不拘泥于世俗琐事,也能容忍一些小的瑕疵。 这几位学士沉默不语,心中其实有自己的想法,像敬宗之流的人又哪里能够明白呢? 倘若秦王能把王珪、魏徵招揽到文学馆中,那么遇到事情就应该像辰嬴当年一样尽早进谏。 贞观之治是如此美好,但还是留有遗憾,看着苏世长等人的画像,我不禁长叹一声。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