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明以诗谢饷菊次韵二首 其二
和气凝阳更递通,露根移得自蚕丛。
分明般若圎明相,误落柴桑酒盏中。
译文:
这首诗的大致翻译如下:
天地间的祥和之气与阳气相互交融、循环流转,这株菊花带着根须从那遥远如蚕丛之地被移栽过来。
它分明有着如同佛法中般若智慧所呈现出的圆满光明之相,却仿佛是命运弄人,错误地落入了像陶渊明那样隐居柴桑之人的酒盏之中。
注:“蚕丛”是传说中蜀国首位称王的人,这里可能代指较为偏远、有神秘色彩的地方;“般若圎明相”中“般若”是佛教用语,指智慧,“圎明”可理解为圆满光明,体现菊花一种超凡的、具有灵性的状态;“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这里用“柴桑”借指像陶渊明一样爱菊、饮酒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