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八首 邓伯道

贼掠家储岁阻饥,将儿系树后无儿。 林回轻弃千金璧,始信皇天是有知。

译文:

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贼人四处劫掠,家中的储备都被抢光了,这一年遭遇了饥荒。邓伯道在逃亡途中,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绑在了树上,此后便再也没有了自己孩子的音信。 就像林回舍弃价值千金的玉璧一样,邓伯道舍弃自己的亲生儿子,选择保护侄子。从这件事之后,人们才真正相信老天爷是有感知的,会明察人间的善恶。 注释:邓伯道在战乱中,因为考虑到兄弟早亡,只剩这一个儿子,所以放弃自己孩子保全侄子。林回是春秋时人,在逃难时舍弃价值千金的玉璧,背负婴儿逃难,他认为与孩子是“以天属者”,不能因利益而放弃情义。这里通过林回的典故来类比邓伯道的高尚行为。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