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二首 其一

祖尚浮虚事漆园,生平圜府不曾言。 神峰峻若瑶林茂,手色全如玉柄温。 翊辅但求三兔窟,风流空擅一龙门。 季年丧国排墙祸,绮靡谀言可得存。

译文:

这首诗是对一些崇尚虚浮之人进行批判,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有些人尊崇、效法庄子那套虚浮不实的学说,一辈子都不曾提及如何治理国家财政经济之事。他们神态不凡,就像那峻拔的山峰、繁茂的玉树般出众;与人交往时,举手投足尽显优雅,就如同手中握着温润的玉柄。 这些人在辅佐朝政时,只知道像兔子一样给自己寻找多个藏身的洞穴,以求自保;徒有虚名地占据着显赫的地位,空有那所谓的“风流”名声。 到了国家末年走向衰败的时候,如同墙倒众人推一样灾祸不断,那些靠着华丽辞藻和阿谀奉承之言立身的人,还能继续保全自己、苟且偷生吗?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