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祁门二令母年八十求为保官注家便阙慨然慕之作诗二首自悼 其二

迎养京都突未黔,苍黄荼毒血沾襟。 百年过隙知难复,三釡纒哀政自深。 不为鲈莼归亦好,独甘羊枣果何心。 寄言世上斑衣子,温清应须竞寸阴。

译文:

我曾经把母亲接到京都奉养,可还没来得及安定下来(“突未黔”本指烟囱还没熏黑,这里表示时间短暂),母亲就遭遇变故离世,我悲痛万分,泪水和着血泪沾湿了衣襟。 人生百年就像白驹过隙一样短暂,母亲逝去的时光难以再挽回,我拿着微薄的俸禄(“三釜”指微薄的俸禄),满心都是哀伤,这份哀伤愈发深沉。 我不像张翰那样因为思念家乡的鲈鱼和莼菜而辞官归隐,即使不回去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可我独自偏爱母亲爱吃的羊枣(这里“羊枣”代指与母亲相关的事物),又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 我想对世上那些身着彩衣、以娱亲为乐的孝子们说,在侍奉父母、让他们冬暖夏凉这件事上,一定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啊。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