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见和复次韵

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 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 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 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 丝竹聊写情,副此桮铛癖。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 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 身今扫闲轩,红蕖荫鲂鲫。 远挹环峰秀,下临湍水激。 得酒且尽欢,何人寿金石。 不如更添烛,夜漏淹晷刻。 醺酣便逃禅,酩酊非阏适。 从教醉谬误,黎明不能忆。

译文:

陶渊明做事总是独来独往,他只谋求美酒,而不操心国家大事。他拿起酒壶自斟自饮完毕后,便在幽静的北窗下高卧休息。有孤独的松树供他徘徊赏玩,还有五棵柳树陪伴着他的清幽寂静。有时他会应友人的邀请出门赴约,也没觉得身体有什么过度劳累。八十岁时他辞去了县令的官职,就像卸下了沉重的负担,满心欢喜。 谢安登上冶城,擅长在清谈中剖析事理、抨击时弊。竹林七贤一起游乐宴饮,花费百金来招待众多宾客。他们用丝竹乐器来抒发情感,以此来满足自己饮酒的癖好。到了晚年,谢安做了白鸡之梦,衰老的年纪上天也不再怜惜。 陶渊明和谢安这两个人都喜爱饮酒,而当时的世道正处于艰难困苦的时期。如今我清扫了闲置的小轩,红色的荷花在水面上,荫蔽着鲂鱼和鲫鱼。我远远地观赏环绕山峰的秀丽景色,往下能看到湍急的水流奔腾激荡。有酒的时候就尽情欢乐,谁又能像金石一样长寿呢? 不如再添上几根蜡烛,让这漫漫长夜的时光再多停留一会儿。喝得醺醺大醉后就能暂时忘却尘世烦恼,酩酊大醉也并非不自在。就让自己在醉意中犯下一些谬误吧,到黎明醒来时什么都记不得了。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