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秋风时,持檄走东越。 棘围琐深严,莲塘漾空阔。 嘉与二三子,雄辩探理窟。 清尊日从容,高堂俯轩豁。 思家资善谑,望远严诗律。 海蚌割明莹,荆璞略玷缺。 双瞳眩丹青,万纸叠冰雪。 敢辞穷日力,要使驽骥别。 谁怜今夜里,还对中秋月。 当时席空阶,清影数毛髪。 杯盘已零乱,浩歌弥激烈。 朋从渺湖海,岁月苦飘忽。 穷阎抚往事,惊梦谁与说。 清砧送逸响,寒螀共幽咽。 旧游知谁在,想见宾筵设。 泠然广寒宫,共此白银阙。 题名满四壁,世路非一辙。 北轩风雨多,长恐银钩脱。
忆昨
译文:
回忆起往昔秋风飒飒之时,我带着公文奔走于东越之地。那科举考试的考场戒备森严,如同被荆棘围绕,而旁边的莲塘却水波荡漾,空旷辽远。
我有幸与几位才俊一同探讨学问,大家慷慨雄辩,深入探究事理的精髓。每日里,我们从容地举杯畅饮,坐在高大宽敞的厅堂之上,视野十分开阔。
思念家乡的时候,我们就用诙谐的话语相互打趣;眺望远方之际,则严格遵循诗律来创作诗歌。考生们的文章就像刚刚割取出来的海蚌,晶莹剔透;又似未经雕琢的荆山美玉,虽略有瑕疵却难掩光彩。
一篇篇文章如丹青画卷般令人眼花缭乱,堆积起来就像层层冰雪。我怎敢吝惜时间和精力,一定要仔细分辨出考生们的优劣,就如同区分劣马和千里马一样。
谁能想到,今夜我又独自面对着中秋的明月。当年设宴的台阶上空空荡荡,清冷的月光下连头发丝都能数得清。杯盘早已凌乱不堪,我放声高歌,歌声越发激昂。
昔日的朋友如今分散在湖海各地,岁月过得飞快,让人感慨不已。我在这简陋的居所里回忆往事,从惊梦中醒来,却无人可以诉说心中的感受。
远处传来清晰的捣衣声,那声音悠扬逸远,寒蝉也在一旁发出幽咽的叫声,仿佛在一同诉说着哀愁。
旧日的游伴不知还有谁在世,我仿佛能看到他们正摆开丰盛的筵席。此刻,他们或许也像我一样,在清冷的广寒宫般的氛围里,共同仰望这如白银宫阙般的明月。
当年考场墙壁上满是考生的题名,然而人生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北面的轩窗时常风雨交加,我总是担心墙壁上那些如银钩般的题字会脱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