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应仲同游湘西诸寺有作次其韵

几年京洛厌尘沙,青嶂长怀沈子胯。 一苇渡江游客意,半岩营室梵王家。 高轩满目罗诗匠,宝塔盈函贮佛牙。 不觉下山红日晚,可堪重到杳无涯。

译文:

多年来在京城洛阳,我早已厌烦了那弥漫的尘沙,心中一直怀念着那如沈子胯般秀美的青山。 我像达摩祖师一样乘一苇渡江,带着游客的心意前来,只见半山腰上修建着寺庙,那是佛家居住的地方。 高大的车驾旁,满眼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宝塔里满满地存放着佛牙圣物。 不知不觉间,下山时红日已经西沉天色已晚,真难以忍受,若想再次重游,那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前途渺茫啊。
关于作者
宋代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