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王元衷郎中兼简夷仲学士

万里端尘鞅,栖息宁重论。 相逢一笑乐,妙语如春温。 谓我鬓颜好,包巾已霜根。 问我田舍何,抱瓮犹欠园。 跳丸转光景,岁月逝水奔。 岂无究竟法,汗漫要穷源。 柴桑公阙里,此意今故存。 谁云王谢家,流风但清言。 并游芸合英,词辨江涛翻。 久不一见之,清思濯襟烦。 青冥双鳯举,媿欲欺山樊。 勉哉适其时,云尽天无痕。

译文:

这首诗是廖刚回复王元衷郎中的次韵之作,还顺带提及了夷仲学士,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我为尘世的事务奔波了千万里,其中的辛劳与栖息安闲已不值得再去细说了。 与你相逢时,相视一笑,那快乐难以言表,你说出的精妙话语就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又贴心。 你说我容颜还好,可我这裹在头巾里的头发早已花白如霜。 你问我田园庐舍的情况,我连个可以抱着水瓮浇灌的园子都还没有呢。 时光就像跳动的弹丸一般快速流转,岁月如奔腾的江水一去不回。 难道就没有探寻到人生究竟的方法吗?我想要广泛地去追寻其中的根源。 就像陶渊明隐居的柴桑和孔子的故乡阙里,那种淡泊、追求本真的意趣至今还留存着。 谁说王谢家族的后人,就只有那清谈的风流遗韵呢。 我与你们这些在秘书省任职的才俊一同交游,你们的言辞辩论就像江涛翻涌一般精彩。 我很久没有见到你们了,思念之情就像清泉,洗涤着我心中的烦闷。 你们就像在青冥中高飞的凤凰,相比之下,我惭愧自己就像被困在山间的凡物。 你们要好好把握这合适的时机,就像云散之后天空没有一丝痕迹那样,去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关于作者
宋代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