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士赞

家孝友以为乡,塾道德以为基。 横忠义之劲气,吐刚方之谈辞。 视阎浮其一沤,而寄梦境于儋耳。 开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此其大凡也。 属熙丰之勃兴,追舜禹之有为。 常一出而事悮,则袖手悠然而去之。 如凤如麟,而瑞冠一世。 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 造禆贩之中伤,嗟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为娱嬉。 则倒用祖师之印,檄万古而疾驰。 如河汉之流,无有穷极。 如烟云之出,无有定姿。 欲录之以藏,则惧六丁之窃取。 要当以日月为字,而天为碑。 可乎。

译文:

东坡居士以孝顺友爱为乡里树立典范,将道德作为自己学识和品行的基石。他身上洋溢着忠义的刚劲之气,谈吐间尽显刚正不阿的言辞。 他把这世间看作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泡般渺小,在被贬儋耳的艰难处境里,将一切视为如梦似幻。他心胸开阔,能包容八荒之地,其展现出的才情和气质,犹如蛾眉月般空灵虚幻,这便是他大概的风范。 在熙宁、元丰年间国家蓬勃兴起,人们都追求像舜禹那样有所作为的时候。东坡居士常常一出来做事,却因种种原因事情出现差错,然后就潇洒地袖手离去。 他如同凤凰和麒麟一样,是世间祥瑞的象征,其贤德在当世首屈一指。他虽不像雷霆那样声势惊人,却声名远扬,威震四方。 他遭受那些靠琐碎买卖为生之人的恶意中伤,可那些心怀妒忌的人又哪里懂得他的才华和品德呢。 当他饮着酒,微微沉醉之时,以挥毫泼墨为乐事。此时,他运用如祖师般的独特笔力和才情,仿佛能传檄万古,气势迅猛。 他的文字就像银河之水,滔滔不绝,没有尽头;又如同云烟变幻,姿态万千,没有固定的模样。 若想要把他的作品记录下来收藏,又怕天上的六丁神将把它们偷走。或许应当用日月来当作文字,以天空作为碑石来铭刻他的功绩和才华,这样才合适吧。
关于作者
宋代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