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𨍏轹,如刀口希。 廓然见前,石火莫追。 法于是中,不著思惟。 举既不顾,咦之而往。 天中函盖,目机铢两。 久雨不晴,清机历掌。 孰传其要,绝尘逸群。 深明二子,详豁诸孙。 维定光佛,出豁之门。 以真如用,使令万象。 反易黠鲁,縦夺雨旸。 洗痴暗目,回颠倒想。 示汝语言,一切智畏。 如月入水,如风行空。 无所妨碍,赠以之中。 又复怜汝,□□未识。 方其死时,谓是生日。 如光照珠,如甜说蜜。
南安岩主定光古佛木刻像赞
译文:
这首诗比较晦涩且包含大量的佛教术语和典故,以下是尽量贴近原意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那秦朝时的纷扰与践踏如同刀刃般锐利,一切匆匆而过难以把握。
事物豁然出现在眼前,却像石火般一闪即逝,根本来不及去追。
佛法就在这其中,不需要依靠思维去揣度。
一旦有所行动就不再回头顾盼,带着一声“咦”便径直前往。
能涵盖整个天地,洞察细微如权衡铢两般精准。
就像久雨不晴的天气里,那清明的机缘历历在掌。
谁能传承这佛法的要义呢?是那些超脱尘世、出类拔萃之人。
深知佛法的这两位大德,让后世子孙都能明白清晰。
这定光古佛,出自那能豁然开悟之门。
他以真如之法来运用,驱使着世间万象。
能让狡黠者和愚鲁者转变,掌控着降雨和晴天。
洗净痴迷昏暗的双眼,扭转颠倒错乱的想法。
向你们开示言语,连拥有一切智慧者都敬畏。
如同月亮倒映在水中,如同风在天空中穿行。
没有任何阻碍,在这赠言之中蕴含深意。
又怜悯你们啊,还未能真正认识佛法。
当有人离世之时,其实应看作是新生之日。
就像光芒照耀宝珠,就像谈论甜蜜的蜂蜜。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