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徧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枣柏大士画像赞
译文:
这是一首对枣柏大士画像的赞诗,以下是翻译成较为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
枣柏大士他的胡须眉毛就像画出来的一样,身材修长又俊美,他的风度神韵如同秋天的气息般,奇崛而伟岸。
他一生的精神归宿在东北方向,长久在尘世的劳顿之中,内心却能归于寂静。
他潇洒自在,光着脚穿着宽松的衣服四处行走,智慧运用恰到好处,从不违背事物的本体。
他出生在帝王之家,却能获得自在解脱,他的寿命在记载中没有终点,仿佛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老虎都听从他的使唤,他内心的境界空明澄澈,有女子为伴相助,却能抛弃爱憎的情感。
他以寻常的冠巾形象传承佛法的心意,这就是世俗中的真谛;在各个地方示现佛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事理。
他只用枣和柏作为斋饭放入钵中,我来到这阎浮世界,并非是为了追求美味。
他的言语自然散发着光明智慧,我谈论的辞章都包含着实实在在的义理。
佛子啊,我传授给你这个显明的诀窍,仅仅一句话便足以让你超越十地菩萨的境界。
顺着无明烦恼就会产生各种世间的存在,如果不顺着无明,那这些存在也就会离你而去。
圣贤就像从凡俗的乳汁中提炼出的奶酪,这只需要通过观照戒、定、慧三学。
这就是枣柏大士与众生同体的慈悲,让我能顿时进入一切智慧的境界。
他做着伟大的佛事,遍布每一个微尘般的世界,在华藏世界中也能从容自在。
他以虚空为座位,礼拜十方诸佛之身,以宏大的愿力为舌头,宣说千种偈语。
就好像用一朵花能诉说无边的春意,用一滴水能道出大海的滋味。
我向这世间奇妙的莲花虔诚稽首,愿您常常保持清净,超脱污泥浊水。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