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寄逸想,游戏浮沤间。 以如幻之力,刻此旃檀像。 坐令众妙好,秀发千花中。 天冠束绀髪,铢衣络华鬘。 种种妙庄严,成此功德聚。 当时亿万种,感极则悲号。 楼观出谈笑,秘护百宝攒。 如登覩史天,如集龙华会。 嗟哉像教末,羽嘉成百鸟。 棘生薝卜林,龙神为悲恸。 王臣寔外护,异梦非意思。 愿推明月轮,出此蓬勃烟。 愿回紫金山,安置清凉处。 至今百福相,俨然临人天。 神力吁莫测,拜起涕汍澜。 我谛观十方,实无心外境。 自然离依地,及与徧计执。 即今目所见,非有亦非无。 如像现镜中,非镜亦非像。 愿入此三昧,识心自然明。 于十方国土,而作大佛事。 稽首大慈尊,证我如是说。
华藏寺慈氏菩萨赞
译文:
这首诗整体是对慈氏菩萨像的赞美和相关感悟,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是何人怀着超凡的逸想,让菩萨仿佛在这如泡沫般虚幻的世间自在游戏。凭借着如梦幻般的神奇力量,雕刻出了这尊旃檀材质的菩萨像。
使得菩萨那诸多美妙的相好,如在千花中绚丽绽放。头戴天冠束着青绀色的头发,身着轻如铢两的仙衣,佩戴着华美的璎珞花环。种种奇妙的庄严之相,汇聚成这无量的功德。
当年,无数人看到这尊像,感动至极而悲声号哭。在楼阁道观中谈论着这尊像,它被当作珍宝般秘密护持。看到这尊像,就如同登上了覩史多天,又如同参加了龙华法会。
可叹啊,如今处于像教的末法时代,原本美好的事物变得杂乱,就像羽毛嘉美之鸟变成了普通百鸟。荆棘长在了薝卜林中,连龙神都为此悲恸不已。
王公大臣们实际是菩萨像的外在护持者,奇异的梦境并非凭空想象。愿能推出如明月般的光明,驱散这世间的蓬勃烟瘴。愿能移来紫金山,将其安置在清凉之地。
直到如今,菩萨那具足百福的面相,依然庄严地临照着人天世界。菩萨的神力真是难以揣测,我礼拜起身时泪水纵横。
我仔细观照十方世界,实际上并没有心外的实境。自然就能远离依他起性的虚妄之境,以及遍计所执的错误认知。
如今我眼睛所看到的,既不是真实存在,也并非完全虚无。就如同影像在镜中显现,既不是镜子本身,也不是那个影像。
愿能进入这种禅定的境界,让内心自然明澈。在十方国土之中,广做宏大的佛事。
我恭敬地向大慈尊菩萨稽首礼拜,恳请菩萨印证我所说的这些话语。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