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妙叶百怨门,宝镜孤风天下闻。 缁州道价直乾坤,毛骨真是延公孙。 杨广山头草木熏,公独深密护灵根。 衲子雷动云崩奔,暗中明露泾渭分。 醉李有叟笑脸温,胆大三世一口吞。 枯木能花为谁春,春光化为吴山云。 即今住山典刑存,木蛇且无刀斧痕。 我游山隈野水𣸣,松间见之鬓为掀,留我更宿听啼猿。 人间行役膏火煎,公特见戏非诚言。 颓纲已坠引手搴,乃欲奔走鞭短辕。 要当努力续烈燄,大兴洞上追曹源。
游龙王赠云老
译文:
这首诗的内容涉及较多佛教相关的概念和隐晦的表达,以下是尽量贴近原意的现代汉语翻译:
佛法正中精妙的枝叶伸展在诸多法门中,您就像那宝镜散发着孤傲的风范,声名传遍天下。
您在佛门中的道誉和声望可与乾坤相齐,毛骨真乃是延公的贤孙啊。
杨广山头的草木都弥漫着香气,唯有您在深深隐秘之处守护着那灵根。
僧人们如雷动、如云奔涌聚集在您身边,在看似幽暗中能清晰地分辨是非。
醉李有位老者笑脸温和,他胆量极大,能一口吞下三世的因果。
那枯木都能开花,这是为谁带来的春光呢?春光最后都幻化成了吴山的云朵。
如今您住山修行,典范犹存,就像那木蛇天然生成,没有刀斧雕琢的痕迹。
我在山弯和野水之畔游玩,在松间见到您,不禁为之动容,您挽留我再住一晚听那啼猿之声。
人世间的奔波劳役就像油脂被火煎熬,您只是打趣我并非真心这么说。
那颓败的纲纪已然坠落,您却伸手去挽回,还想驱使我这短辕之马奔走。
我应当努力延续佛法的烈焰,大力振兴洞上宗风,追随着曹源的脉络。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