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见赠

已甘老死长松下,赏音乃有如公者。 谬当大匠许才能,名器从来岂容假。 但欣一笑说江乡,意气平生要倾泻。 先生之诗自豪放,寒陋心知鄙东野。 此篇粹然有精思,百锻良金方出冶。 汗颜缩手置袖间,对公谁敢言骚雅。 自怜华髪住江村,地偏心远过从寡。 茆簷扪虱鸟声寂,故絮悬鹑成磊苴。 右耳已从前月聋,更欲忘言到瘖哑。 多生垢习磨未尽,公诗又欲临窗写。 何当看公醉岸帻,约束万象闲挥洒。 眼寒独立梁宋郊,一尾追风睇犇马。 读罢新诗发长叹,春色惊回阿练若。 浪秃宣毫和不成,自笑才悭真注瓦。

译文:

我早已甘心在这长松之下终老一生,没想到竟有像您这样能欣赏我之人。 承蒙您这位大行家谬赞我的才能,可名声和才具从来都是容不得虚假的呀。 只是高兴能和您畅快一笑,谈论故乡之事,我平生的意气也在此刻尽情抒发。 先生您的诗作风格豪迈奔放,我心里明白自己寒酸浅陋,实在比不了孟郊。 您这篇诗纯粹而有精妙的构思,就如同经过百次锻造才出炉的精良好金。 我惭愧得汗流满面,把手缩到袖子里,在您面前哪敢再谈什么诗词风雅。 我自怜已头发花白,居住在这江边小村,此地偏僻,内心也远离尘世,与人交往稀少。 我在茅草屋檐下捉虱子,周围鸟声都寂静无声,我衣衫褴褛,就像用旧棉絮补缀的破衣。 我的右耳从前月开始就聋了,更想闭口不言直到变成哑巴。 只是多世以来的尘俗习性还没磨尽,看到您的诗又忍不住要在窗前抄写。 什么时候能看到您喝醉后露出额头,自在地挥笔掌控世间万象。 我仿佛看到您目光冷峻,独立在梁宋的郊野,如同追逐疾风的骏马,只一回头便令人惊叹。 读完您的新诗我不禁长叹,这诗如同春色一般,让我这寂静的寺院都有了生机。 我徒劳地用秃了的毛笔,却怎么也和不出诗来,只能自嘲才思匮乏,就像往瓦上注水,毫无成效。
关于作者
宋代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