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天姿心匠妙,漆瞳含秋看飞鸟。 气和不减华林风,韵高胜却霜岩晓。 心胸冰壶不隔尘,争传落笔如有神。 不画凌烟大羽箭,来写山林梦幻身。 清秀摩云洞冰雪,更将已素称三绝。 不作能痴顾虎头,定为露顶王摩诘。 传神写照谁与功,吾闻成在阿堵中。 拟将万匹鹅溪绢,为写沤中胜义空。
长沙邸舍中承敏觉二上人作记年刻舟之诮以诗赠
译文:
这两位僧人天赋异禀,心思巧妙极了。他们乌黑明亮的眼眸犹如含着一汪秋水,静静地看着飞鸟掠过。
他们气质平和,丝毫不逊色于魏晋时期华林园里那些风度翩翩的名士;气韵高雅,比那霜雪覆盖的山岩在破晓时分的景致还要超凡。
他们的心胸就像冰清玉洁的壶,容不得半点尘世的污浊。人们都争相传颂他们落笔写诗作画之时,如有神助一般。
他们不去描绘凌烟阁上那些功臣持有的大羽箭、建功立业的场景,却来刻画山林中如梦如幻的自我形象。
他们笔下的画作清秀得仿佛能直插云霄,好似洞彻了冰雪的纯净本质。而且他们诗、书、画都十分精通,素以“三绝”著称。
他们不是像顾恺之那样以痴狂闻名的画家,却有着顾恺之的绘画才华;必定是像不拘小节、露着头顶的王维一样的人物。
在人物肖像画中,要把人物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谁才是最有功劳的呢?我听说关键就在眼睛这个地方。
我打算用上万匹的鹅溪绢,请他们为我描绘出那如同水泡一般虚幻却又蕴含着深刻义理的空明境界。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