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雪中过武冈

今年湘山三尺雪,大松夜倒苍崖冽。 晓惊谁推华藏界,堕我坐前光不灭。 驼裘石丞鄣泥马,壮士甲趋花洒铁。 空斋夜对故人榻,妙语霏霏如锯屑。 窗寒雾暗日生东,恍疑珥笔明光宫。 蹁跹欲点朱蓝袂,一声云斧山玲珑。 明年麦秋歌岁丰,夜香横目祠上穹。 太平无象天有道,塞尘蛮雨长蒙蒙。 归来笑卧北窗下,侍儿簇花閙清夜。 老寻清境几成癖,一觥满引酬讥骂。 应思和月踏层冰,快意暗惊梦犹怕。 诗成字字如贯珠,乞与人间不知价。

译文:

今年湘山降下了三尺厚的大雪,夜晚狂风呼啸,粗大的松树被吹倒在寒冷刺骨的苍崖边。 清晨,我被惊醒,不知是谁仿佛推动了这如华藏世界般的雪景,让它这般壮丽地呈现在我眼前,那耀眼的雪光久久不灭。 瞧那骑着披着障泥的马、身着驼裘的石丞,还有身披铠甲、快步前行的壮士,雪花如铁屑般洒落在他们身上。 夜晚,我独自在空荡的书斋里,对着老友曾睡过的床榻。我们交谈着,那精妙的话语像锯木时飞扬的木屑般纷纷洒落。 窗户寒冷,雾气昏暗,太阳从东方升起,恍惚间我仿佛置身于明光宫中,手持珥笔为朝廷效力。 雪花轻盈地飞舞,好似要点缀那朱蓝相间的衣袖。忽然,一声开山的斧声传来,让山间变得更加空灵剔透。 想到明年麦子成熟、秋收之时,人们一定会欢歌庆祝这丰收之年。届时,大家会燃起夜香,虔诚地祭祀上苍。 如今太平盛世,没有明显的迹象却蕴含着天道。边塞的沙尘、南方的烟雨都只是隐隐约约、迷蒙一片。 等我回到家中,笑着躺卧在北窗之下,侍女们簇拥着鲜花,让这清夜变得热闹起来。 我老来寻觅清幽之境几乎成了癖好,举起满满一杯酒,来回应那些对我的讥讽与责骂。 此时,我应该会回想起在月色下踏过层层坚冰的情景,那畅快的感觉至今想来,在梦中都会暗暗心惊。 我写成的这首诗,每一个字都如同连贯的珍珠般珍贵,只可惜这价值却不被世人所知晓。
关于作者
宋代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