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许房次律,神交郭元振。 人品如奇峰,横秋耸孤峻。 笔阵工斫伐,忠义见词刃。 仕如上濑船,饶力挽不荩。 酒狂夸严武,登高叫虞舜。 大爱淮南王,甘作天厨摈。 死犹遭谤诬,谓坐酒肉馑。 荒祠丛筿间,下瞰湘流浚。 夫子䌸富贵,高韵洗骄吝。 诗清如玉珮,中节含温润。 并辔揖此老,让驱不肯进。 嗟予固瞠若,却立那敢瞬。
次韵谒子美祠堂
译文:
他(杜甫)心里认可房次律,精神上与郭元振相交。他的人品就如同那奇异的山峰,在秋高气爽中独自耸立,显得格外孤高峻拔。
他的文笔犀利,在创作时就像在战场上善于攻伐的勇士,他的忠义之情在文字中如同利刃一般鲜明。他为官就好似逆着湍急的水流行船,即便有很大的力气也难以推动前进。
他醉酒后张狂,敢在严武面前夸夸其谈;登高远望时,能呼喊着虞舜。他非常仰慕淮南王,甘愿被朝廷所摒弃。
即便死后,他还遭到别人的诽谤污蔑,说他是因为酒肉之事而陷入困境。那座荒凉的祠堂,隐藏在丛生的小竹子中间,向下俯瞰,湘江水流湍急。
先生你把富贵看得很淡,高尚的气韵洗去了骄矜和吝啬。你的诗清新得就像玉珮碰撞发出的声音,合乎节拍,蕴含着温和柔润的感觉。
我真想和先生并驾齐驱,向你拱手行礼,但你却谦逊地让我先走,自己不肯前进。哎,我本就自愧不如,只能恭敬地站在一旁,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