掲阳滨瘴海,苦雾搏蛮烟。 自古无衣冠,安得礼义传。 韩子见而叹,岂是终弃捐。 选士得赵德,讲学与周旋。 遂为乡里荣,士慕旧而先。 却后三十载,才者森排肩。 东瓯赘华夏,西汉为边沿。 民俗号殷富,亦有佳林泉。 黠者事商贩,朴者工力田。 自隋迄于唐,稍知慕华轩。 乃有欧阳生,粹然而出焉。 古文有师法,学问知渊源。 其后贤者至,杂遝盛中原。 至今号多士,富贵争熏天。 江南佳丽地,南昌富山川。 幽谷抱欧峰,西山秀气连。 地灵秘奇运,当有命世贤。 山辉玉韬石,水媚珠怀渊。 君看乌衣里,俊雅争清妍。 治朝开三舍,精拣无遗篇。 幸当勤灯火,无忘临简编。 会看起白屋,宁遭犯青钱。 大当到三事,小当步八砖。 赵德欧阳生,岂独令居前。 努力各自励,请视徐子言。 穷耕有恶岁,惰农无丰年。 言小可喻大,岁晏宜勉旃。
劝学次徐师川韵
译文:
### 译文
揭阳县濒临着瘴气弥漫的大海,苦雾与那带有蛮夷气息的烟雾相互交织。
自古以来这里就没有什么名门望族,又怎么能够传承礼义之道呢?
当年韩愈来到这里不禁感叹,可这里难道就该永远被抛弃不管吗?
他选拔贤士找到了赵德,与他一起讲学交流。
从此这里成为乡里的荣耀之地,读书人仰慕前辈而努力争先。
三十年后,有才华的人就像树林一样比肩而立。
东瓯之地在华夏版图上如同赘疣,西汉时还处于国家的边缘地带。
这里的民俗号称殷实富足,也有秀丽的山林泉石。
狡黠的人从事商业贩卖,淳朴的人专心耕种田地。
从隋朝一直到唐朝,这里的人渐渐开始仰慕华丽的车乘,向往文明。
于是有欧阳生这样纯粹有才的人出现了。
他写古文有自己的师法传承,做学问知晓其中的渊源脉络。
从那以后贤能的人不断到来,人才云集如同中原一样繁盛。
到如今这里号称人才众多,富贵之家权势显赫,气势熏天。
江南是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南昌更是富藏山川美景。
幽深的山谷环抱着欧峰,西山的灵秀之气与之相连。
此地有灵秀之气蕴含着奇妙的运势,应当会有闻名于世的贤才出现。
山中的光辉是美玉藏于石中,水中的妩媚是珍珠孕育于深渊。
你看那乌衣巷里,才俊之士争相展现着清雅的风采。
如今朝廷开设三舍法选拔人才,精心挑选不会遗漏一篇好文章。
你们有幸赶上这样的好时候,应当勤奋地在灯火下苦读,不要忘记面对书籍潜心钻研。
可以预见寒门子弟也能崛起,怎能因怕犯错而退缩不前。
志向远大者能做到三公之位,稍小些的目标也能在朝堂上有所作为。
难道赵德和欧阳生就能一直独占贤才的前列吗?
大家要努力自我激励,请听听徐师川先生的话。
拼命耕种也会遇到灾年,但懒惰的农夫永远不会有丰收之年。
这小道理可以比喻大道理,岁末年终之时更应努力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